反应力培养之反应力如何加速呢

作者: shaneZhang 分类: 商学院 发布时间: 2020-07-21 16:36

为什么要做这件事?

虽然我们可以通过“搭建问题阶梯”的方式来加速反应,但这毕竟只是“把解决问题的思路”加速了,而没有“把获得答案本身”加速。

用人工智能的语言来讲,就是你优化的是“算法”,而不是你的“算力”。我们没有比过去更聪明,仅仅是用了更好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
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“算力”也提升呢?只能靠智商、拼天赋吗? 

有办法。脑神经科学家有一项研究成果:当人们重复运用一项思维时,神经元会产生连接,形成“高速公路”,这条高速公路的算力巨强无比。

别说10倍提升了,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是:神经元的高速公路,平均可提升200倍到1000倍的反应速度。

用什么场景来承载?

我们每天都需要做大量的沟通,有时候往往对一些潜台词反应不过来。如果能加速听懂潜台词,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会有巨大的助力。

所以我们虚构了一个剧情,大家一起来看看,案主都有哪些“潜台词”。

吴居蓝在西安做IT设备代理商。之前代理的产品即将面临景气期结束,如何找到新的产品,让公司营收持续增长,是一个挑战。

一次朋友聚会时,吴居蓝听说荒大北公司正在排队上市,并且公司的副总裁刘总,正在西安办公。

吴居蓝马上查看了荒大北公司的官方网站,直觉告诉吴居蓝,荒大北公司的产品在西北地区会受欢迎。

在对刘量体做了一些信息调研之后,吴居蓝通过朋友介绍,以家宴的名义约刘量体夫妇一起吃饭。人到齐后,朋友刚给介绍了姓名,就因为家里没酱油了,临时出门去买。

刘量体:小吴是哪里人啊?
吴居蓝:刘哥,我是湖北黄冈人。

刘量体:黄冈?黄冈可是了不起的地方啊,名师荟萃。
吴居蓝:说来惭愧,若不是托了师长的福,我哪里考得上西电这么好的学校,也就没机会跟西安这座城市结缘了。

刘量体:哦?你是西电哪个系的?
吴居蓝:刘哥,我是计算机系的,00级。

刘量体:巧了,我是94级的,算是你的师兄。
吴居蓝:(拍大腿)师兄,这太有缘分了!说来也奇怪,留在西安这么多年,还真没遇到几个同系的师兄。创业这些年,时常想起在学校的日子,偶尔回以前住的宿舍,看到住在里面的师弟们,倍感亲切。

刘量体:哦?小吴你是做什么的?
吴居蓝:不值一提。我就是大学时爱捣鼓数码产品,毕业后就把兴趣当作事业,代理一些前沿的数码产品。

Come on,该你表演啦!

限时3分钟#
刘量体:黄冈?黄冈可是了不起的地方啊,名师荟萃。
吴居蓝:说来惭愧,若不是托了师长的福,我哪里考得上西电这么好的学校,也就没机会跟西安这座城市结缘了。”

请你分析,吴居蓝为什么这么说?他的潜台词是什么?
[A] 吴居蓝想表达自己对黄冈非常感恩
[B] 吴居蓝觉得自己考上西电,主要是黄冈老师教得好
[C] 吴居蓝想说自己是西电的
[D] 吴居蓝想炫耀自己学校好

谢谢大家的参与!吴居蓝到底是怎么想的,没有人能知道,我们也只是做一个推演,可能对也可能不对。
我们可以用认知-理解-决策来分析吴居蓝的思维是如何运行的:

吴居蓝对黄冈应该是非常感恩的,不过这不是他说这句话的重点。重点是吴居蓝希望把话题从黄冈切到西电,来认师兄。

从黄冈到西电,话题的转换总要找个桥梁,“因为老师好,所以才上了西电”是一座自然而然的桥梁,无形之中完成话题切换。

通过认师兄拉近距离,离谈成合作就迈出了一小步。

限时3分钟#
“刘量体:巧了,我是94级的,算是你的师兄。
吴居蓝:(拍大腿)师兄,这太有缘分了!说来也奇怪,留在西安这么多年,还真没遇到几个同系的师兄。创业这些年,时常想起在学校的日子,偶尔回以前住的宿舍,看到住在里面的师弟们,倍感亲切。”

请你分析,吴居蓝为什么这么说?他的潜台词是什么?
[A] 遇到师兄,真是缘分哪
[B] 一共没遇到过几个同系师兄,因为稀缺,所以缘分
[C] 因为选择创业的人少,所以遇到的校友也少
[D] 拉近关系,并透露自己在创业

我们可以再次用认知-理解-决策来分析吴居蓝的思维是如何运行的:

因为直接说出吴居兰是代理商,会引起刘量体的戒备,反而会坏事,所以借着“回忆宿舍生活”来透露“自己在创业”,让刘量体自己问出:小吴,你是做什么的?

用“认知-理解-决策”分步骤拆解之后,我们就能看到:在这段长达81个字的话里,吴居蓝真正想说的只有5个字——创业这些年。

这就从一段信息里,挖出了6%最有价值的部分哦。其余94%的信息都是“烟雾弹”。

限时3分钟#
人到齐后,朋友刚给介绍了姓名,就因为家里没酱油了,临时出门去买。”
请你分析,朋友为什么家里没酱油了? 
[A] 朋友太粗心了,等做饭才发现酱油没了
[B] 朋友平时很少做饭,没注意到酱油没了
[C] 朋友给吴居蓝创造跟刘量体单独聊天的机会
[D] 真实场景里,我可能不会注意这个细节

谢谢大家!这位朋友到底是怎么想的,没有人能知道,我们也只是做一个推演,可能对也可能不对。

我们可以用认知-理解-决策来分析朋友的思维是如何运行的:

朋友可能一方面知道吴居蓝的意图,另一方面,也知道即将上市这个时点很敏感,求刘量体办事的人很多,不想因为自己介绍而让刘量体感觉被人情绑架,所以干脆遁走。

Come on,来减速吧!

细心的你没有看错,这里不是“Come on,来加速吧!”而是“Come on,来减速吧!”

当我们不去思考潜台词时,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:

而当开始去思考潜台词时,因为增加了一步,还是极难的一步,导致我们的反应速度慢了很多很多。多数人会因为“哎呀,这还不如以前呢,没啥用”而放弃。我们在各行各业都看到这样的案例:打了几年野球的球油子,按最正统的乒乓球训练体系,坚持了没几天就放弃了——改完之后还不如自己的套路打得好呢,有啥好学的!

那如果能坚持下来呢?能有怎样的效果?叶教练给你分享一个自己的故事。叶教练有过一段研发转销售的经历。那时已经带出公司级金牌团队,但希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所以依然选择从研发转岗到了销售。结果立刻遇到巨大的瓶颈:拜访客户时,完全听不懂潜台词,反应不过来。我得回来凭记忆写下客户说了什么,一句话一句话的揣摩,到底客户是要说啥。往往见客户10分钟的功夫,一共只有10轮对话,回来我要逐句拆解2个小时之久。这意味着,我必须提升12倍的反应速度,才能跟得上客户的节奏。叶教练傻傻地按“逐句拆解2小时”,重复了好多年之后,发生了什么呢?

起明人在课程里都见证了——几乎无论问叶教练任何问题,只要是叶教练认知范围以内的,都接近于“秒答”。

这就不是反应速度提升10倍了,而是接近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了——真的可以提升200倍。(从2小时做10轮沟通到3秒秒答,提升240倍)

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达:

你会选择尝试新思维,先慢后快呢,还是固守旧思维? 

系好安全带哈,我们要开始“减速”啦!一共3轮。

限时3分钟#
刘量体:哦?小吴你是做什么的?
吴居蓝:不值一提。我就是大学时爱捣鼓数码产品,毕业后就把兴趣当作事业,代理一些前沿的数码产品。
请大家分析,吴居蓝为什么这么说?他的潜台词是什么?

吴居蓝不希望刘量体把自己跟那些嗅到“上市机会”的投机者归为一类,所以刻意强调自己是从大学时就有的爱好。把爱好发展为事业,就不会一切都向钱看,会考虑更为纯粹和长远的事情,更值得刘量体合作。

我们接着来啊。

限时3分钟
刘量体:(深深的看吴居蓝一眼)这个行当,水挺深哪。
吴居蓝:师兄说的很对,其实正是因为行业里有各种乱象,才让我觉得有必要做一家特别的公司,只做良心产品和良心价格,把每一个顾客当朋友相处。
吴居蓝:这些年,我的顾客很多都是朋友之间相互介绍,甚至同样的产品,明明顾客的家附近就有百脑汇,还专程来我这里买。这让我觉得虽然只是个小生意,也做得很有意义。
请大家分析,吴居蓝为什么这么说?他的潜台词是什么?

这是吴居蓝在展示自己做生意的宗旨,暗示刘量体,自己不会做短视的事情,不会去坑客户而砸了刘量体的招牌。

我们再来一局,有点难的哦。期待看到大家更深入的分析。

限时3分钟#
刘量体:嗯,能这么想,不容易。(停顿了一会儿)做代理商通常做不大,有没有想过换个方向?
这次我们切换到刘量体的视角:请大家分析,刘量体为什么这么说?他的潜台词是什么?

吴居蓝反复传递信息,刘量体接收到了。但能一手把公司做上市的人,谁不是阅人无数呢?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他面前讲得天花乱坠,有几个是真话,很难说。

所以刘量体的询问,潜台词是“试试你,看看你到底是真的爱这行,还是假的?”
是不是感觉很有趣?往日里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,背后的门道还挺多的。

有很多起明人都用类似的方式去看电视剧,然后发现——哇,原来好剧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有潜台词的,学到好多!

他们把电视剧看出了九朵花,琢磨出很多经营和管理的道理,把原本“浪费时间”的事,变成了一堂堂生动的管理课。

如何用本次训练创造10000元收益#

昨天我们建立了一个重要认知——反应速度常常是我们能否获得机会的#决定性瞬间#。机会通常是稀缺的,错过要再坐冷板凳。
你可能会有些委屈:不就是多花了一点时间吗?我又不是不会!遗憾的是,现实很残酷。对那些掌握机会的人而言,他们的时间很宝贵,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反复考察你。

绝大多数的机会,错过了就错过了,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
你可以试着遵循如下步骤思考:
Step1 接下来一段时间,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业发展机会是什么?由谁决定给不给你?
Step2 你在跟这个决策人沟通的过程中,是否遇到过反应没跟上的情况?是哪类话题?
Step3 你是否愿意遵循今天的晨练,忍耐“先慢后快”的过程,通过100次慢动作拆解的刻苦训练,获得10倍、几十倍反应速度的提升?从而抓住这次良机?

今日“加速”

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反应速度提升100倍的潜力,前提是通过重复训练同一段思维方式,形成神经元连接,架设起大脑的高速公路。

按不打折扣的思维做训练,一开始反而会让反应变慢。多数人无法忍受变慢的这段路程,突破失败。而能“先慢下来造飞机,再瞬间飞起”的人,突破成功。

本页面支持繁体中文友好显示:反应力培养之反应力如何加速呢
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如果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博主QQ(909491009)或者下方留言!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